产品碳足迹来了,企业如何打造更有竞争力的绿色产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碳资讯

产品碳足迹来了,企业如何打造更有竞争力的绿色产品?

来源:易碳家 关键词:产品碳足迹,绿色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绿色低碳产品 时间:2023-11-29 15:00

11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到2030年,国家层面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

此前,《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11月2日,由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7)和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48)提出并归口的国家标准项目《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开始征求意见。这标志着我国产品碳足迹首个国家标准即将发布。

碳足迹是什么,它将为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碳足迹表示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从而评估研究对象在其生命周期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相较于单一的碳排放,碳足迹的核算难度和范围要更大。目前,碳足迹可以按照其应用层面分成国家、地区碳足迹,企业、组织或项目碳足迹,产品碳足迹以及个人碳足迹等。

其中,产品碳足迹就是指一种产品从生产、流通、消费乃至废弃回收的全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碳排放。其主要核算方法是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包括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混合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核算是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基本前提,也是进行气候国际谈判的重要支撑。产品碳足迹进一步将碳排放核算的范围扩大至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可以更清楚掌握一个产品对环境产生的全部影响,并直接量化其碳排放的数据,从而容易通过分析各环节碳排放的数据,找出潜在的减排环节和方式,推动企业和产品解决制约其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痛点,推动企业和产品绿色升级。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可促进产品生产消费的绿色循环,并提供可信支撑。产品碳足迹涉及对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到废弃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管理,这倒逼企业全面优化其生产各环节能源资源消耗和原材料碳排放水平,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绿色低碳水平。同时,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将配套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这将为产品的绿色低碳属性提供可信支撑,真正调动公众绿色消费热情,促进绿色消费,从而催生更多的绿色产品需求,形成绿色产品生产消费良性循环。

调动市场力量共筑基础能力,如何与国际衔接与互认引发市场关注

此次《意见》明确了加快提升我国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组织实施要求等,搭建起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总体框架。

其中,《意见》一大亮点就是在碳足迹管理体系三大关键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在加强政府管理的基础上强调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在规则标准方面,工信部等行业主管部门将组织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市场主体,按照团体标准先行先试、逐步转化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原则。在数据库建设方面,主管部门在建立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基础上,鼓励行业协会、企业、科研单位发布细分行业领域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在标识认证方面,国家层面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更突出认证的公信力。

此外,作为贸易大国,我国产品碳足迹如何实现与国际互认更加引人关注。在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推动碳足迹国际衔接与互认是支撑我国企业顺利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保障。

目前,产品碳足迹主要国际标准有《PAS2050:2011产品与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价规范》(BSI.,2011)《ISO14067产品碳足迹量化与交流的要求与指导技术规范》(ISO,2013),以及欧盟产品环境足迹PEF文件。

据业内人士分析,11月2日,国家标准《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征求意见稿就在参考ISO14067标准下进行了转化,并为应对欧盟新电池法,在电池等产品碳足迹方面参考了欧盟PEF标准。

碳足迹体系将重塑我国产品竞争力,为绿色低碳企业带来巨大市场机遇

日益严峻的气候问题已倒逼各国加快碳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但碳减排和绿色转型必然引起原有的能源和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如何在转型的同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考量。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无疑是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方向。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将倒逼企业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减少自身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推动企业技术和产品升级,从而重塑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能级,提高我国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此外,《意见》的另一大亮点就是要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加强绿色产品的采购、推广和信贷力度。《意见》中提出适时将碳足迹管理相关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加大碳足迹较低产品的采购力度。以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等大型消费品为重点,引导商场和电商平台等企业主动展示商品碳标识,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碳足迹较低的产品。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将碳足迹核算结果作为绿色金融产品的重要采信依据。

数据显示,近年来政府采购规模保持在3.5万亿元以上,绿色低碳产品及相关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资金支持。

上一篇:碳市场运行10年 覆盖1300家单位 碳排放总量占全市一半以上 全国低碳城市试点评估北京第一 下一篇:银行业以碳金融撬动降碳“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