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扩围在即,水泥企业备战碳交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碳资讯

碳市场扩围在即,水泥企业备战碳交易

来源: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 关键词:碳市场,碳交易,水泥 时间:2023-07-06 10:50

近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持召开的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启动会释放出信号,碳市场扩围条件基本成熟。继电力行业之后,水泥行业纳入碳交易体系在即。越来越多的水泥鲁企开始着手降碳布局,应对“双碳”挑战。

近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持召开的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启动会释放出信号,碳市场扩围条件基本成熟。

  继电力行业之后,水泥行业纳入碳交易体系在即。越来越多的水泥鲁企开始着手降碳布局,应对“双碳”挑战。

  “在源头降碳方面,我们正在布设光伏发电,推进一个15兆瓦项目,今年年底可实现年发电量1600万度。”日前,山东东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东华科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朱波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如是透露企业降碳进展。

  水泥鲁企减碳进行时

  我国水泥行业碳排放占比高达13.75%,在“双碳”背景下,水泥行业碳减排已成必然趋势,减污降碳成为企业必修课。

  “我们构建了源头降碳、过程控碳、尾端捕碳、末端消碳、全面管碳的产业全链条降碳、控碳体系。”东华科技年产熟料及水泥制品1000万吨,对于如何立足双碳找出路,朱波对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

  关于碳减排,东华科技算得上行业内嗅觉比较敏锐的企业。早在2018年,该企业就在水泥生产线中引入了“工业大脑”。“应用后,熟料线综合能耗下降了6.73%,质量稳定性提高了28.48%。2019年生产熟料255万吨,同比节约标准煤1.65万吨,节电1009万度。”朱波说。

  经济导报记者还了解到,为应对“双碳”战略,多家水泥鲁企已开始提前布局。其举措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如使用风力和太阳能等能源;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废弃物,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减少碳排放;使用替代燃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碳排放等。

  “一个月前,我们已着手找第三方机构做碳足迹核查。”山东山铝环境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阳介绍。

  紧箍咒还是护身符?

  “2022年,我们仅水泥工业大脑的投入就有7000多万元,粗略估计,去年在双碳方面的投入超过了1亿元。”对由此带来的成本压力,朱波直言。

  “企业在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和供应链选择等方面都要按照减碳降碳这个指挥棒走。”齐鲁工大(山东省科学院)二级研究员、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

  水泥行业稳妥有序进入全国碳市场,对于具有竞争优势的头部企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环保不再是个紧箍咒,而是护身符。”面对双碳和由此带来的成本压力,朱波如是说。

  据分析,成本压力其实就是通过碳市场把降碳责任压实到每一个企业时所触及到的痛点——生产经营成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交易成本等都有可能发生增项,特别是为降碳而投入的科技创新成本。大企业有望通过兼并收购进一步扩张,增强话语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成本压力相对较大。

  企业碳意识要跟进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及区域生态环境改善需要,水泥行业高污染高排放现状亟待改善。

  “随着水泥行业逐步纳入碳交易体系,企业对碳交易政策理解不深入、不全面,缺乏碳资产管理知识和经验等问题逐渐凸显。”淄博市淄川区生态环境分局近期结合水泥行业共性问题,曾20余次深入企业调研,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该局相关负责人对经济导报记者透露。

  “电力行业集中度高,便于统一管理,水泥行业相对分散,数据标准化程度要差一些。水泥行业排放源类型比电力多,数据更多,存在工段用电等数据需要拆分的情况,数据核算与核查相对而言更为复杂。”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过电力、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企业的碳核查。谈及电力与水泥行业数据核查的差异,该公司战略投融资部副总经理田喆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中国作为出口大国,应该迅速推动碳交易行业范围的扩大,以钢铝或水泥为例,如果不纳入碳交易范围,就面临因为碳成本大幅增加而被迫退出欧盟市场的风险。”周勇说。

  周勇认为,在继水泥纳入碳交易市场之后,其他几个行业也应尽快纳入。

  “企业碳意识要迅速跟进,要提升碳核查、碳资产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周勇说。他同时表示,对碳交易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数据质量问题,要以法律手段作保障,支撑碳交易的顺利进行。

上一篇:关于开展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 下一篇:山西:到2024年黄河干流沿线城市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